三级无码在钱av无码在钱|波多野结衣久久|特黄av毛片免费在线欣赏|国产精品护士无码视频

<li id="3gdql"><th id="3gdql"><pre id="3gdql"></pre></th></li>

      <span id="3gdql"><del id="3gdql"><p id="3gdql"></p></del></span>
      <rp id="3gdql"><th id="3gdql"></th></rp>

    1. 西周開國時期都城成周有關(guān)的青銅器及其銘文

      2025-02-07 21:23 46441人閱讀 9人回復 只看樓主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西周開國時期都城成周有關(guān)的青銅器及其銘文

      [復制鏈接]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樓主
      飛龍在宇 發(fā)表于 2025-2-7 21: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沙發(fā)
       樓主| 飛龍在宇 發(fā)表于 2025-2-13 20:55 | 只看該作者
      1、何尊
         西周早期的青銅器。一名何姓貴族所作的祭器。1965年于陜西省寶雞縣賈村塬出土。高38.8厘米,口徑
      28.8厘米,重14.6公斤。圓口棱方體,長頸,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獸面紋,角端突出于器表。體側(cè)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渾厚,工藝精美。



        內(nèi)底鑄有銘文12行、122字,殘損3字,現(xiàn)存119字。記述成王繼承武王遺志,營建東都成周之事,與《尚書·召誥》、《逸周書·度邑》等古代文獻相合,具有極其重要的史料價值。藏于寶雞市博物館。





          何尊銘文曰:唯王初遷宅于成周。復稟武王禮,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爾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茲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于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嗚呼!爾有雖小子無識,視于公氏,有勛于天,徹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訓我不敏。王咸誥。何賜貝卅朋,用作庾公寶尊彝。唯王五祀”。
           
        銘文大意是:成王五年四月,周成王在成周都城,對武王進行祭祀大典。丙戌日,在京宮大室(太廟)中對宗族小子進行訓誥,講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隨文王,文王受上天之命統(tǒng)治天下。武王滅商后告祭于天,以此為天下的中心,宅茲中國,治理國家,管理民眾。周成王賞賜何貝30朋,何作尊以紀念。這是周成王的一篇重要的訓誡勉勵的文告。對研究西周初年歷史提供了珍貴資料。
           何尊內(nèi)鑄有122字的銘文!銘文記載了周成王繼承武王的遺訓,營建“成周”洛邑。同時,“中國”兩字作為詞組,首次在何尊銘文中出現(xiàn),這是中國的一件大事。再是銘文中“王誥宗小子于京室”,證實成周的“京室”,是王都才有的太廟。



      沙發(fā) 2025-2-13 20:55 評論 收起評論
      板凳
       樓主| 飛龍在宇 發(fā)表于 2025-2-13 21:06 | 只看該作者
      2、西周成周王室用青銅鈴。
          有兩個成周青銅鈴,銘文刻制筆法雷似。一個在臺灣,陰刻銘文,王字在“成周”之前,稱為“王成周鈴”。另一個在大陸,陽刻銘文,王字在“成周”之后,稱為“成周王鈴”。
         王成周鈴:青銅鈴。高9.9厘米,口橫6.6厘米。頂處有小孔?,F(xiàn)收藏于臺灣故宮博物院。與北京故宮不同的是,這個鈴身是陰刻銘文“王成周令(鈴)

          另一個是《成周王鈴》: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通高212.5px,寬162.5px,重0.164kg。頂處有小孔。銘文與臺灣故宮博物院的陰刻“王成周鈴”相反,是凸起的陽文,讀為“成周王令(鈴)


      鈴正面有陽文2行4字:成周王鈴。



      《左傳·桓公二年》曰:“钖鸞和鈴,昭其聲也。”成周鈴的鈴舌也是環(huán)形的,貫在頂內(nèi)的小鈕上,應該借鑒了“重環(huán)”的形制。古時祭祀法器中有“陰陽鈴”。這兩個青銅鈴刻有“成周”,前后有“王”字,證明其為都城成周(洛陽)王室祭祀專用陰陽鈴。

      板凳 2025-2-13 21:06 評論 收起評論
      地板
       樓主| 飛龍在宇 發(fā)表于 2025-2-13 21:10 | 只看該作者
      3、厚趠(zhuo)方鼎
         此鼎與洛陽瀍河出土的洛陽鼎外形類似,但下邊四條腿細長,腹四壁均飾長角羊首紋,羊首紋長角下垂于兩側(cè),體軀省略,羊為吉祥物,長角羊圖案式樣稀罕。


      厚趠方鼎銘文拓片

      唯王來格于成周,年。厚趠有饋于溓公。趠用作氒文考父辛寶尊。其子子孫永寶”。
           內(nèi)壁有銘文五行三十四字,記述成王在成周過年,厚趠受到廉公饋贈的事跡。制作這個長角羊紋飾的青銅鼎。




      地板 2025-2-13 21:10 評論 收起評論
      5#
       樓主| 飛龍在宇 發(fā)表于 2025-2-13 21:14 | 只看該作者


      四、格伯簋,
         高587.5px,寬770px,重7.58kg。
         簋圓腹,圈足,下有方座。二獸頭耳,耳下端似象鼻卷曲。器頸前后正中各鑄一凸起的獸頭,獸頭兩側(cè)飾夔紋和圓渦紋。腹部和方座四壁中心飾豎直紋,圈足飾連續(xù)的四瓣花和圓渦紋帶,方座四壁邊緣飾圓渦紋和竊曲紋,方座頂部四角飾獸面紋。


      簋內(nèi)底鑄有銘文9行83字:

          正月初吉癸巳,王在成周。格伯爰良馬乘于倗生,厥貯三十田,則析。格伯殹妊,厥從格伯甸殷,厥幼零谷杜木谷菜,涉東門。厥書史戠武立盥成。鑄保簋,用典格伯田。其萬年子子孫孫永保用。
          銘文大意:在正月初一吉日癸巳這一天,周成王在成周過年。格伯從倗生那里接受了良馬,價值是三十田。格伯交付是殹妊、仡和甸殷崇地的田產(chǎn),又在零谷和谷樹木為標記。書記官吏戠武建立了文書檔案。倗生鑄寶簋,用來記載格伯的田產(chǎn),鑄這個簋,祝福后代子孫,萬年寶用。




      5# 2025-2-13 21:14 評論 收起評論
      6#
       樓主| 飛龍在宇 發(fā)表于 2025-2-13 21:18 | 只看該作者
      五、小克鼎,
          高885px,寬840px,重12.54kg。
          鼎圓形,碩腹,雙立耳,蹄形足。耳上飾三頭夔紋,頸飾竊曲紋,腹飾云紋帶,足上部飾獸首紋。


      器內(nèi)壁鑄銘文8行72字:

         小克鼎銘文:
         唯
      王二十又三年九月,王在宗周,王命膳夫克舍命于成周,遹正八師之年,克作朕皇祖釐(xǐ)季 寶宗彝。克其日用(shāng上將下鼎)朕 辟魯休,用匄(gài )康(勒:左龠去合,右力)、純祐、眉壽、永命、靈終。萬年 無疆,克其子子孫孫永寶用。
           銘文大意是:在周王(孝王)二十三年的九月,王在西部周原宗周,命膳夫克到東部成周洛陽發(fā)布命令,整肅成周八師??俗髁诉@批紀念其偉大祖父季并置于其宗廟中的寶貴彝器??嗣咳沼盟鼇砑老碜嫦龋瑫r也就每日在宣揚他的主人周王的厚重美意。用來祈求康順、福佑、老壽、長命、善終。愿克萬年無疆,克的子孫后代永遠寶用這批彝器。
           小克鼎傳為(1890年)在陜西扶風縣法門寺任村出土的青銅器之一。銘文中所述器主人為“膳夫克”,故稱克鼎,又稱膳夫克鼎。為與大克鼎區(qū)別,也稱小克鼎。小克鼎造型雄渾厚重,花紋粗獷流暢,是典型的西周銅鼎,也確證洛邑有“成周八師”駐軍。

      6# 2025-2-13 21:18 評論 收起評論
      7#
       樓主| 飛龍在宇 發(fā)表于 2025-2-13 21:29 | 只看該作者
      六、德方鼎
           西周開國時期的青銅方鼎,外觀式樣造型與洛陽瀍河出土的洛陽鼎極其類似,鼎面有頭朝下的小龍,寓意龍送福,自天來。中間的主紋飾是羊首,羊角是花紋,足部變得細長,與厚趠方鼎類似。而洛陽鼎是牛首,無銘文。

      鼎有銘文,共5行24字,記周成王在成周祭祀武王,貴族德參與其事,受到成王賞賜,作器以記之。

      "惟三月,王在成周,祉武王祼自蒿,成王賜德二十朋。用作寶尊彝"
         三月,成王在洛都成周,在“京”室(太廟),舉行祭祀武王的“祼祭”大典。成王賜給參加大典的“德”二十朋,德制作了方鼎紀念。與何尊中記載成王五年“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于京室”記載敘事模式類似。證實是京”室的(太廟),四周有甲士護衛(wèi),松柏莊嚴,是舉行祭祀周武王“祼祭”大典的地方。
          過去,有把(蒿)解釋為嵩山,說是在嵩山祭祀。也有人釋為“鎬”,說成王是從“鎬京”來成周參加祭祀武王的大典。此兩說都有誤。

          銘文第一句就明確“三月,王在成周”,排除了周成王從外地(鎬京)來成周的說法。
          第二句“從武裸自京”,說的是(祭祀武王)的大典,在(自)京(室 太廟)舉辦”。
          第四句,“成王賜給參加大典的“德”二十朋。德制作了此寶尊彝方鼎作以紀念。
        《尚書 周書 洛誥》記述:“戊辰,王在新邑烝,祭歲,文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王命作冊逸祝冊,惟告周公其后。王賓殺禋咸格,王入太室,祼。王命周公后,作冊逸誥,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誕保文武受命,惟七年”。
         其中的“王入太室,祼。王命周公后,作冊逸誥”,與德方鼎銘文記載的周成王在成周太室舉行祭祀武王的“裸祭”大典,然后命(德)制作寶尊彝的方式一樣。
      ①戊辰:成王七年十二月晦日。
      ②烝,祭歲,文王骍〔xīng〕牛一,武王骍牛一:烝,冬祭。歲,歲祭。骍,紅色。
      ③王命作冊逸祝冊,惟告周公其后:作冊,官名。逸,人名。祝冊,宣讀冊文以告神、文王、武王,周公建成周洛邑之事。
      ④王賓殺禋咸格,王入太室,祼:王賓,文王、武王之儐。殺,殺牲。禋,禋祀。格,歆享。太室,亦稱京室。成周王都太廟中央之室。祼,用酒撒地祀神靈,祭祀武王的典禮。
      ⑤王命周公后,作冊逸誥:誥,誥命天下
      ⑥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誕保文武受命,惟七年:誕,乃。惟七年,周成王七年。
        戊辰這天,成王在洛邑成周京室太廟舉行祭祀大典,向先王報告歲事,用一頭紅色的牛祭祀文王,用一頭紅色的牛祭祀武王。祭祀先王之后,命逸宣讀冊文,成王命周公輔政,逸作冊官將這件大事告喻天下,在十二月。周公輔佐成王,擔任文王、武王所受的大命,時為成王七年。
      京:甲骨文“京”字像高臺上有宮觀建筑之形。京城宮廷所建的宮殿、亭臺樓閣等。
      甲骨文卜辭中用作地名“京”。金文“京”字如下

      (京,作重屋之形。多與甲骨文相同,

      德方鼎中的

      ,是在京字的基礎(chǔ)上,四周添上十(甲),甲士守衛(wèi)森嚴的太廟京室。祭祀大典從太廟開始。亦可引申為京城、京都、京師。
      7# 2025-2-13 21:29 評論 收起評論
      8#
       樓主| 飛龍在宇 發(fā)表于 2025-2-13 21:34 | 只看該作者
      七、成周鼎
         “成周鼎”,高20.6厘米,口徑17.6厘米,腹徑18.8厘米,重2900克,西周開國時期的重要青銅鼎,1984年出土于山西省曲沃縣曲村鎮(zhèn),現(xiàn)收藏于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shù)博物館。


      “成周鼎”直口、立耳、垂腹,底略平,柱狀足,鼎的口沿下方有六個扉棱,分三各組,有一組以兩個夔紋組成的饕餮紋。在鼎的內(nèi)側(cè)靠近口沿處有都城“成周”兩字:


           “曲村遺址”在山西省曲沃縣以東和翼城以西的兩縣交界處。1962年考古調(diào)查時首次發(fā)現(xiàn),此后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yè)的師生與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合作分別在1963年和1979年進行了兩次試掘。1980年開始,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考古專業(yè)的師生和山西省考古所進行了搶救發(fā)掘,先后出土了許多重要的文物,“成周鼎”就是其中的一件。
           “成周”是西周開國期的都城,最初由周武王確定。召(shao)公根據(jù)武王所說“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顧瞻有河,粵瞻洛伊,勿遠天室”的宏愿,經(jīng)仔細勘選,“卜澗水東。瀍水西,惟洛食。瀍水東亦惟洛食。”確定澗汭和瀍汭入洛地帶的成周王都中軸線。周公又復卜,確立今天河南的洛陽為西周開國王都,如武王之意。所鑄鼎上的“成周”兩字銘文,證實史書上記載的西周都城叫“成周”。
         

      8# 2025-2-13 21:34 評論 收起評論
      9#
       樓主| 飛龍在宇 發(fā)表于 2025-2-13 21:39 | 只看該作者
      八、《晉侯蘇鐘》
           據(jù)史料記載,成王年幼時,與弟弟叔虞玩耍,成王撿起地上的一片梧桐樹的葉子,把它剪成珪的形狀,并且對叔虞說‘把唐封給你’。周公知道后,為了貫徹周禮的管理模式,將叔虞分封到了唐,成為春秋時期的晉國。
          司馬遷《史記·晉世家》記載:“晉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說的是晉國的祖先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兒子,是周成王的幼弟。在《晉世家》中記載:“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珪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坟蛘垞袢樟⑹逵?。成王曰:‘吾與之戲耳?!坟?‘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







      銘文
        “惟王卅又三年,王親遹省東國南國。正月既生霸戊午,王步自宗周。二月既望癸卯,王入格成周。二月既死霸壬寅,王償往東。三月方死霸,王親令晉侯蘇:率乃師,伐夙夷。晉侯蘇折首百又廿,執(zhí)訊廿又三夫。王至于 城,王親遠省師。王至晉侯蘇師,王降自車,立,南鄉(xiāng),親令晉侯蘇自西北隅敦伐 城。晉侯率厥亞旅、小子、呈戈秩人先,陷入,折百首,執(zhí)訊十又一夫。王至淖列,淖列夷出奔,王令晉侯蘇帥大室小臣、車仆從,述遂之。晉侯折首百又一十,執(zhí)訊廿夫;大室小臣、車仆折首百又五十,執(zhí)訊六十夫。王惟反歸,在成周公族整師宮,六月初吉戊寅,旦,王格大室,即位。王呼膳夫曶召晉侯蘇,入門,立中廷。王親錫駒四匹。蘇拜稽首,受駒以出,反入,拜稽首。丁亥,旦,王魚阝于邑伐宮。庚寅,旦,王格大室,司工揚父入右晉侯蘇,王親儕晉侯蘇禾巨鬯一卣、弓矢百、馬四匹,蘇敢揚天子丕顯魯休,用作元龢钖鐘,用昭格前文人。前文人其嚴在上,翼在下,醴醴毚毚,降余多福。蘇其邁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茲鐘。
          此文記載周宣王從宗周來到洛邑成周,王親令晉侯蘇:率王師大軍伐夙夷。勝利后回師到成周,周宣王兩次在成周的太廟“格于大室”,對征伐夙夷有功人員進行論功行賞。晉侯蘇作茲元龢钖鐘紀念。

      9# 2025-2-13 21:39 評論 收起評論
      10#
       樓主| 飛龍在宇 發(fā)表于 2025-2-14 18:55 | 只看該作者
      板凳
        樓主| 飛龍在宇 發(fā)表于 2025-2-13 21:06 | 只看該作者


      上面所發(fā)“2、西周成周王室用青銅鈴之王成周鈴”所發(fā)附圖有誤,特此更正。
      王成周鈴:青銅鈴。高9.9厘米,口橫6.6厘米。頂處有小孔。現(xiàn)收藏于臺灣故宮博物院。與北京故宮不同的是,這個鈴身是陰刻銘文“王成周令(鈴)附圖如下圖:



      西周成周王室用青銅鈴:成周鈴

      10# 2025-2-14 18:55 評論 收起評論

      發(fā)表回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微信登錄 手機動態(tài)碼快速登錄

      本版積分規(guī)則

      回頂部 發(fā)新帖 找站務
      投訴與建議快速響應
      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公眾號
      登錄更方便
      移動端
      微信掃一掃到手機
      隨時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