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无码在钱av无码在钱|波多野结衣久久|特黄av毛片免费在线欣赏|国产精品护士无码视频

<li id="3gdql"><th id="3gdql"><pre id="3gdql"></pre></th></li>

      <span id="3gdql"><del id="3gdql"><p id="3gdql"></p></del></span>
      <rp id="3gdql"><th id="3gdql"></th></rp>

    1. 河洛誦讀 經(jīng)典中的河洛文明與大道(世界緣起、修身治國)智慧

      2020-10-30 15:56 1534052人閱讀 50人回復(fù) 只看樓主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河洛誦讀 經(jīng)典中的河洛文明與大道(世界緣起、修身治國)智慧

      [復(fù)制鏈接]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樓主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0-10-30 15: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yàn)g覽 |閱讀模式
      河洛誦讀
      經(jīng)典中的河洛文明與大道(世界緣起、修身治國)智慧
      (原創(chuàng)作品)
      楊懷錦
      1山村詠懷  邵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河洛妙心(舜傳大禹)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
      3陳摶聯(lián)語:
      開張?zhí)彀恶R,奇逸人中龍。
      目錄
      序篇
      一、神話篇
      二、大道演化篇
      三、叩門篇
      四、河洛修學(xué)篇
      五、河洛集成篇
      序篇
      天不愛道,地不愛寶,河出馬圖,洛出龜書,天地之大文章也。天以光氣昭爍于三辰,地以精華流衍為五行,其為文章也大矣。復(fù)假靈于神物,出天苞,吐地符,示之圖焉,倍五為十而顯其常,又示之書焉,藏十于九而通其變。常者具無窮之變,變者皆自然之常。參伍而列,錯綜而居。天地不自匿其妙道至寶,所以牖圣人,而啟其聰明,發(fā)其神智,又將有不盡之文章于是乎起也。(江永《河洛精蘊(yùn)》自序)
      1、河圖:
      《尚書大傳 五行傳》: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朱熹《易學(xué)啟蒙》云:河圖之位,一與六共宗而居乎北,二與七為朋而居乎南,三與八同道而居乎東,四與九為友而居乎西,五與十相守而居乎中。
      2、洛書(九宮、明堂)
      九宮(洛書)之義,法以靈龜: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大戴禮&#8226;明堂》:明堂者古已有之也,凡九室,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短侠暇碇薪?jīng)》云:吾居丹房中,太一為吾偶。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二四為吾肩,六八為吾足。吾居中宮,以為腹實(shí)。
      3、邵子曰:“圓者星也,歷紀(jì)之?dāng)?shù),其肇于此乎?方者土也,畫州井地之法,其仿于此乎?蓋圓者河圖之?dāng)?shù),方者洛書之文,故羲文因之而造《易》,禹箕敘之而作《范》也”。
      4、河洛手?。骼肀矸?,意誠心正):
      河洛妙理,攝相歸性,“萬物負(fù)陰而抱陽,中炁以為和”盡矣。 簡言之,河洛妙義即抱元守一(抱一守中),古人用雙手結(jié)印表之,靜坐時雙手結(jié)印于腹前,站樁時雙手抱球于胸前。古代士人交際常禮,以雙手交疊,抱一垂拱,稱“揖禮”或“拱手”,亦是此意。

      一、神話篇
      1、三墳
      《春秋 左氏傳》云:楚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孫安國敘《書》以謂伏羲、神農(nóng)、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
      太古河圖代姓紀(jì)
      清氣未升,濁氣未沉,游神未靈,五色未分,中有其物,冥冥而性存,謂之混沌?;煦鐬樘肌L颊?,元胎之萌也。太始之?dāng)?shù)一,一為太極。太極者,天地之父母也。一極易,天高明而清,地博厚而濁,謂之太易。太易者,天地之變也。太易之?dāng)?shù)二,二為兩儀。兩儀者,陰陽之形也,謂之太初。太初者,天地之交也。太初之?dāng)?shù)四,四盈易,四象變而成萬物,謂之太素。太素者,三才之始也。太素之?dāng)?shù)三,三盈易,天地孕而生男女,謂之三才。三才者,天地之備也。游神動而靈,故飛、走、潛、化、動、植、蟲、魚之類,必備于天地之間,謂之太古。太古者,生民之始也。
      ……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風(fēng)而生,故風(fēng)姓。末甲八太七成,三十二易草木,草生月,雨降日,河泛時,龍馬負(fù)圖,蓋分五色文,開五易甲,象崇山。
      天皇伏羲氏皇策辭
      昔在天皇,居于君位,咨于將,咨于相,咨于民,垂皇策辭?;试唬何┪疑鸁o道,承父居方,三十二易草木,上升君位。我父燧皇歸世,未降河圖,生民結(jié)繩,而無不信。于末甲八太七成,三十二易草木,惟我老極。姓生人眾多,群群蟲聚,欲相吞害。惟天至仁,于草生月,天雨降河,龍馬負(fù)圖,神開我心,子其未生,我畫八卦,自上而下咸安。
      2、(孔安國)尚書正義
      《河圖》者,伏羲氏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堵鍟氛?,禹治水時,神龜負(fù)文而列於背,有數(shù)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
      3、伏羲畫卦: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yuǎn)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4、鯀禹治水:
      《山海經(jīng) 海內(nèi)經(jīng)》: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于羽郊。鯀復(f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呂氏春秋》: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fù)往治水。
      《淮南子》:禹治洪水,通轘轅山,化為熊。謂涂山氏曰:“欲餉,聞鼓聲乃來?!庇硖?,誤中鼓,涂山氏往,見禹方坐熊,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方生啟。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啟生。
      《水經(jīng)注》:“昔大禹疏龍門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故謂之伊闕?!薄稘h書 溝洫志》:“昔大禹治水,山陵擋路者毀之,故鑿龍門,辟伊闕?!薄蹲髠鳌罚骸懊涝沼砉?!明德遠(yuǎn)矣。微禹,吾其魚乎!”

      二、大道演化篇
      1、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shù)五,地數(shù)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shù)二十有五,地數(shù)三十,凡天地之?dāng)?shù)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dāng)?shù)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像兩,掛一以像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于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后掛。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當(dāng)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dāng)萬物之?dāng)?shù)也。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顯道神德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佑神矣。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font>
      2、《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響。無有遠(yuǎn)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于此。參伍以變,錯綜其數(shù)。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極其數(shù),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于此?!兑住窡o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于此。
      夫《易》,圣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wù);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3、陳摶《易龍圖序》
      且夫龍馬始負(fù)圖,出于羲皇之代,在太古之先也。今存已合之序尚疑之,況更陳其未合之?dāng)?shù)耶!然則何以知之?答曰:于仲尼三陳九卦之義,探其旨,所以知之也。況夫天之垂象,的如貫珠,少有差,則不成其次序矣。故自一至于盈萬,皆累累然,如系之于縷也。且若龍圖便合,則圣人不得見其象,所以天意先未合而形其象,圣人觀象而明其用。是龍圖者,天散而示之,伏羲合而用之,仲尼默而形之。
      始龍圖之未合也,惟五十五數(shù)。
      上二十五,天數(shù)也。中貫三五九,外包之十五,盡天三天五天九并十五之位。后形一六無位,又顯二十四之為用也。茲所謂天垂象矣。
      下三十,地數(shù)也,亦分五位,皆明五之用也。三十分而為六,形地之象焉。六分而成四象,地六不配。在上則一不配,形二十四。在下則六不用,亦形二十四。
      后既合也,天一居上為道之宗,地六居下為地之本,天三斡地二地四為之用。三若在陽則避孤陰,在陰則避寡陽。
      大矣哉!龍圖之變,歧分萬途。今略述其梗概焉。
      4、龍圖三變圖示:
      大衍之?dāng)?shù)50——天散而示之(天25+地30)——伏羲合而用之(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仲尼默而形之(孔子三陳九卦:履、謙、復(fù)、恒、損、益、困、井、巽,暗合九宮,皆以德行釋之)
      5、河洛(陰陽五行)妙理通釋
      夫五運(yùn)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jì),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圣。
      夫變化之為用也,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fēng),在地為木;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三才五行之理)故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
      然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金木者,生長之終始也。(先天后天八卦之象)氣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損益彰矣。
      三、叩門篇
      道德經(jīng)
      1、【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2、【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dǔ),萬物并作,吾以觀復(fù)。夫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fù)命。復(fù)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wàng),王(wàng)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mò)身不殆。
      3、【第十九章】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xiàn)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xué)無憂。
      4、【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fù)陰而抱陽,中炁以為和。人之所惡(wù),唯孤寡不穀(谷gǔ),而王公以為稱(chēng)。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jiào),我亦教之。強(qiáng)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5、《易傳》: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盛德大業(yè)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yè),日新之謂盛德。
      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shù)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四、河洛修學(xué)篇
      尚書  大禹謨  皋陶謨
      1、河洛要旨(河洛妙心或16字心法秘訣)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
      2、河洛修學(xué)綱領(lǐng):
      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養(yǎng)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敘,九敘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勸之以九歌,俾勿壞?!?/font>
      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功?!?/font>
      3、修行進(jìn)階:
      帝念哉!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名言茲在茲,允出茲在茲,惟帝念功。
      4、治國理政心法:
      禹曰:“安汝止,惟幾惟康。其弼直,惟動丕應(yīng)。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font>
      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時惟幾?!?/font>
      皋陶拜手稽首飏言曰:“念哉!率作興事,慎乃憲,欽哉!屢省乃成,欽哉!”
      五、河洛集成篇:
      1、《尚書 洪范》
      武王勝殷,殺受,立武庚,以箕子歸。作《洪范》。
      惟十有三祀,王訪于箕子。王乃言曰:嗚呼!箕子。惟天陰騭下民,相協(xié)厥居,我不知其彝倫攸敘。
      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堙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范九疇,彝倫攸敘。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nóng)用八政,次四曰協(xié)用五紀(jì),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極。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従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従革作辛,稼穡作甘。
      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貌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恭作肅,從作乂,明作晢,聰作謀,睿作圣。
      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貨,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賓,八曰師。
      四、五紀(jì):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歷數(shù)。
      五、皇極:皇建其有極。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惟時厥庶民于汝極。錫汝保極:凡厥庶民,無有淫朋,人無有比德,惟皇作極。凡厥庶民,有猷有為有守,汝則念之。不協(xié)于極,不罹于咎,皇則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則錫之福。時人斯其惟皇之極。無虐煢獨(dú)而畏高明,人之有能有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凡厥正人,既富方谷,汝弗能使有好于而家,時人斯其辜。于其無好德,汝雖錫之福,其作汝用咎。無偏無陂,遵王之義;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尊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cè),王道正直。會其有極,歸其有極。曰:皇極之敷言,是彝是訓(xùn),于帝其訓(xùn),凡厥庶民,極之敷言,是訓(xùn)是行,以近天子之光。曰: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強(qiáng)弗友,剛克;燮友,柔克。沈潛剛克,高明柔克。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兇于而國。人用側(cè)頗僻,民用僭忒。
      七、稽疑:擇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霽曰蒙曰驛曰克,曰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立時人作卜筮,三人占,則従二人之言。汝則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汝則従,龜従,筮従,卿士従,庶民従,是之謂大同。身其康強(qiáng),子孫其逢吉,汝則従,龜従,筮従,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従,龜従,筮従,汝則逆,庶民逆,吉。庶民従,龜従,筮従,汝則逆,卿士逆,吉。汝則従,龜従,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內(nèi)吉,作外兇。龜筮共違于人,用靜吉,用作兇。
      八、庶征:曰雨,曰旸,曰燠,曰寒,曰風(fēng)。曰時五者來備,各以其敘,庶草蕃廡。一極備,兇;一極無,兇。曰休征:曰肅,時雨若;曰乂,時旸若;曰晰,時燠若;曰謀,時寒若;曰圣,時風(fēng)若。曰咎征: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風(fēng)若。曰王省惟歲,卿士惟月,師尹惟日。歲月日時無易,百谷用成,乂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日月歲時既易,百谷用不成,乂用昏不明,俊民用微,家用不寧。庶民惟星,星有好風(fēng),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月之従星,則以風(fēng)雨。
      九、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六極:一曰兇、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
      2、《漢書 五行志》
      《易》曰:“天垂象,見吉兇,圣人象之;河出圖,雒出書,圣人則之?!眲㈧б詾樘掫耸侠^天而王,受《河圖》則而畫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賜《雒書》法而陳之,《洪范》是也。圣人行其道而寶其真。
      降及于殷,箕子在父師位而典之。周既克殷,以箕子歸,武王親虛己而問焉。故經(jīng)曰:“惟十有三祀,王訪于箕子,王乃言曰:‘烏呼,箕子!惟天陰騭下民,相協(xié)厥居,我不知其彝倫攸敘’。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堙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弗畀《洪范》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范》九疇,彝倫攸敘?!贝宋渫鯁枴饿脮酚诨?,箕子對禹得《雒書》之意也。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羞用五事;次三曰農(nóng)用八政;次四曰旪用五紀(jì);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曰艾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鄉(xiāng)用五福,畏用六極。”凡此六十五字,皆《雒書》本文,所謂天乃錫禹大法九章常事所次者也。
      以為《河圖》、《洛書》相為經(jīng)緯,八卦、九章相為表里。
      昔殷道弛,文王演《周易》;周道敝,孔子述《春秋》。則《乾》《坤》之陰陽,效《洪范》之咎征,天人之道粲然著矣。

      沙發(fā)
      勞力2019 發(fā)表于 2020-10-31 14:12 | 只看該作者
      沙發(fā) 2020-10-31 14:12 評論 收起評論
      板凳
      長途旅行 發(fā)表于 2020-10-31 14:33 來自手機(jī) | 只看該作者
      太笨了,理解不了

      稽首!在線等懷錦先生有空了,不吝賜教
      板凳 2020-10-31 14:33 評論 收起評論
      地板
       樓主|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0-10-31 15:08 | 只看該作者
      河洛手印及河洛禮(明理表法,意誠心正):

          河圖洛書,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生生不息,上啟大道,下化眾生,而不離陰陽五行。
          河圖,乃陽五行與陰五行的妙合體;洛書,乃正五行與四隅位(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五行的交合體。

          河圖洛書皆含兩個五行,河圖數(shù)十,洛書數(shù)九(共用中五)。
          河圖十方世界,陽生陰成,合整體一也;洛書九宮天下,陽左陰右,生長收藏,合整體一也。


          一陰一陽之謂道。(一分為二則漸落常道,合二為一入妙門。一者,先天也;萬物執(zhí)二與三則終落入后天。先天者心也,后天者跡也。)


          河洛妙理,攝相歸性,“萬物負(fù)陰而抱陽,中炁以為和”盡矣。 簡言之,河洛妙心妙義即抱元守一(抱一守中),古人用雙手結(jié)印表之,靜坐時雙手結(jié)印于腹前,站樁時雙手抱球于胸前。


          古代士人交際常禮,以雙手交疊,抱一垂拱,稱“揖禮”或“拱手”,正是此意——以河洛妙心與天下士人交心,共修共勉。


      地板 2020-10-31 15:08 評論 收起評論
      5#
      長途旅行 發(fā)表于 2020-10-31 16:01 來自手機(jī) | 只看該作者
      謝謝解答,是這樣理解嗎:后面的東西都是從那個“一”演變成的,現(xiàn)在就是再回去,回到“一”?
      5# 2020-10-31 16:01 評論 收起評論
      6#
       樓主|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0-10-31 17:12 | 只看該作者
      長途旅行 發(fā)表于 2020-10-31 16:01
      謝謝解答,是這樣理解嗎:后面的東西都是從那個“一”演變成的,現(xiàn)在就是再回去,回到“一”?

      微妙,不可思議。得其一,萬事畢。
      6# 2020-10-31 17:12 評論 收起評論
      7#
      長途旅行 發(fā)表于 2020-10-31 17:34 來自手機(jī) | 只看該作者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0-10-31 17:12
      微妙,不可思議。得其一,萬事畢。


      一出二成三,3-2=1,一還在啊,咋找不著呢?想不通,里外沒有,不在中間,能在哪兒?像魚在水中游?也不恰當(dāng)啊……先生若知,不要忘了我,帶上一個小徒弟哈
      7# 2020-10-31 17:34 評論 收起評論
      8#
       樓主|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0-10-31 17:34 | 只看該作者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
      8# 2020-10-31 17:34 評論 收起評論
      9#
      長途旅行 發(fā)表于 2020-10-31 17:39 來自手機(jī) | 只看該作者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0-10-31 17:34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

      看到前人,說要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9# 2020-10-31 17:39 評論 收起評論
      10#
       樓主|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0-10-31 17:46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nèi),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jié),皆通乎天氣。其生五,其氣三,數(shù)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

          蒼天之氣,清凈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圣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內(nèi)閉九竅,外壅肌肉,衛(wèi)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
      10# 2020-10-31 17:46 評論 收起評論
      11#
       樓主|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0-10-31 18:08 | 只看該作者
          淺釋:一大為天,故一大之天氣為世界萬物之本;一中有陰陽(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陰陽能抱一,故為萬物之機(jī),生生之本;一本妙一德一,恬淡虛無,清凈本然,所謂志意調(diào)治,精神內(nèi)守,病安從來?

         故圣人摶精神(抱1),服天氣(德1為能量),而通神明(妙1心)。

      11# 2020-10-31 18:08 評論 收起評論
      12#
      長途旅行 發(fā)表于 2020-10-31 18:14 來自手機(jī) | 只看該作者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0-10-31 17:46
      黃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nèi),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jié),皆通乎 ...

      謝謝!我找資料查查這一段
      12# 2020-10-31 18:14 評論 收起評論
      13#
      勞力2019 發(fā)表于 2020-10-31 18:26 | 只看該作者
      長途旅行 發(fā)表于 2020-10-31 16:01
      謝謝解答,是這樣理解嗎:后面的東西都是從那個“一”演變成的,現(xiàn)在就是再回去,回到“一”?

      從一始終,我也是這么理解的。學(xué)無止境這話不假。
      13# 2020-10-31 18:26 評論 收起評論
      14#
      長途旅行 發(fā)表于 2020-10-31 18:34 來自手機(jī) | 只看該作者
      勞力2019 發(fā)表于 2020-10-31 18:26
      從一始終,我也是這么理解的。學(xué)無止境這話不假。

      對對對,從一而終!說的好
      14# 2020-10-31 18:34 評論 收起評論
      15#
      長途旅行 發(fā)表于 2020-10-31 18:36 來自手機(jī) | 只看該作者
      長途旅行 發(fā)表于 2020-10-31 18:34
      對對對,從一而終!說的好

      那就有可能二也是一,三也是一,四也是一,五也是一,六也是一,七也是一,八也是一,九也是一
      15# 2020-10-31 18:36 評論 收起評論
      16#
      長途旅行 發(fā)表于 2020-10-31 18:40 來自手機(jī) | 只看該作者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0-10-31 18:08
      淺釋:一大為天,故一大之天氣為世界萬物之本;一中有陰陽(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陰陽能抱一,故為萬 ...

      感謝先生!
      16# 2020-10-31 18:40 評論 收起評論
      17#
       樓主|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0-10-31 18:48 | 只看該作者
      一陰一陽之謂道。

      良渚神徽


      17# 2020-10-31 18:48 評論 收起評論
      18#
       樓主|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0-10-31 18:49 | 只看該作者
      一陰一陽之謂道。

      二里頭嵌綠松石銅獸牌


      18# 2020-10-31 18:49 評論 收起評論
      19#
       樓主|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0-10-31 18:56 | 只看該作者
      一陰一陽之謂道。

      伏羲女媧人首龍身合一圖


      19# 2020-10-31 18:56 評論 收起評論
      20#
      勞力2019 發(fā)表于 2020-10-31 19:10 | 只看該作者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0-10-31 18:56
      一陰一陽之謂道。
      伏羲女媧人首龍身合一圖

      信息港不乏藏龍臥虎之人
      20# 2020-10-31 19:10 評論 收起評論
      21#
       樓主|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0-10-31 19:14 | 只看該作者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此“一陰一陽”非二乃一也,故曰太一(太乙)、德一、妙一,故稱道也。此妙一中有二(陽化氣,陰成形),能生生不息,又曰太極。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故邵子曰:先天者心也(妙一之心通神明),后天者跡也。

      良渚神徽,二里頭獸牌、人首龍身,皆明一也。觀陰陽雙螺旋,抱一守中,入道矣。

      21# 2020-10-31 19:14 評論 收起評論
      22#
       樓主|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0-10-31 19:34 | 只看該作者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抱一守一)善也,成之者(本一性一、混沌虛無)性也。
      陰陽抱一慎獨(dú)中庸無我圖


      22# 2020-10-31 19:34 評論 收起評論
      23#
       樓主|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0-11-4 00:42 | 只看該作者
      《尚書·武成》:“惇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font>
      垂拱,以德治國,躬身垂首,無為而治。
      23# 2020-11-4 00:42 評論 收起評論
      24#
      易生 發(fā)表于 2020-11-5 11:46 | 只看該作者
      懷謹(jǐn):最好,把你對河圖洛書、河洛文化的理解,以及其與道、法、儒、醫(yī)、兵等諸家的關(guān)系和淵源談清楚一些,或許更能夠讓大眾理解,更有聽眾和市場...
      24# 2020-11-5 11:46 評論 收起評論
      25#
      樂呵呵 發(fā)表于 2020-11-5 12:01 來自手機(jī) |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nèi)容自動屏蔽
      26#
      樂呵呵 發(fā)表于 2020-11-5 12:02 來自手機(jī) |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nèi)容自動屏蔽
      27#
       樓主|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0-11-16 19:31 | 只看該作者
      一群烏鴉噪晚風(fēng),

      諸生齊放好喉嚨。

      趙錢孫李周吳鄭,

      天地玄黃宇宙洪。



      三字經(jīng)完翻鑒略,

      千家詩畢念神童。

      其中有個聰明者,

      一日三行讀大中。



      27# 2020-11-16 19:31 收起評論
      易生 2024-8-20 20:56
      評論
      天地玄黃宇宙洪https://www.jianshu.com/p/579110c56938趙錢孫李周吳鄭是《百家姓》,天地玄黃宇宙洪為《千字文》...
      易生 2024-8-20 20:59
      評論
      古代給兒童開蒙的小四書,即《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家詩》、《千字文》。
      易生 2024-8-20 21:02
      評論
      《千字文》文詞優(yōu)美,條理清晰,用一千個字概括了中國文化的綱要。
      易生 2024-8-20 21:04
      評論
      清代學(xué)者梁紹壬在其《兩般秋雨盦隨筆》有村學(xué)詩一首,云: 一陣烏鴉噪晚風(fēng),諸生齊逞好喉嚨。 趙錢孫李周吳鄭,天地玄黃宇宙洪。
      易生 2024-8-20 21:05
      評論
      《千字文》完翻《鑒略》,《百家姓》畢理《神童》。 就中有個超群者,一日三行讀《大》《中》。
      易生 2024-8-20 21:07
      評論
      想來那時在私塾中啟蒙念書的兒童稚子,就是以《百家姓》《歷朝鑒略》、《千字文》、《神童詩》為最早的讀本的
      易生 2024-8-20 21:08
      評論
      只有其中優(yōu)秀的學(xué)童,才去進(jìn)一步通讀《大學(xué)》和《中庸》,進(jìn)入較高層次的文化深造與個人學(xué)識發(fā)展。
      易生 2024-8-20 21:10
      評論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223/22/37004237_617183806.shtml 《上大人》:上大人,丘乙己?;В呤?。爾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禮。之...
      易生 2024-8-20 21:13
      評論
      孔夫子是讀書人的“上大人”人上之人,他的名字叫丘,在兄弟中他排行是第二,也就是甲乙的“乙”,生辰八字是己年的。
      易生 2024-8-20 21:15
      評論
      《孔乙己》原文如下:魯鎮(zhèn)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46014039.html
      28#
       樓主|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0-11-16 19:40 | 只看該作者
      諷誦用解。
      諷誦即今天說的“誦讀”,是傳統(tǒng)重要的學(xué)習(xí)方法,也是修行悟道的必經(jīng)途徑。

      三腔共振、音聲相合、余音繞梁、象思維、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
      28# 2020-11-16 19:40 評論 收起評論
      29#
      勞力2019 發(fā)表于 2020-11-16 20:23 | 只看該作者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0-11-16 19:40
      諷誦用解。
      諷誦即今天說的“誦讀”,是傳統(tǒng)重要的學(xué)習(xí)方法,也是修行悟道的必經(jīng)途徑。

      學(xué)習(xí)漲知識了,謝謝懷錦老師。
      29# 2020-11-16 20:23 評論 收起評論
      30#
      樂呵呵 發(fā)表于 2020-11-18 13:38 來自手機(jī) |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nèi)容自動屏蔽
      31#
      樂呵呵 發(fā)表于 2020-11-18 13:43 來自手機(jī) |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nèi)容自動屏蔽
      32#
       樓主|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0-11-18 20:04 | 只看該作者
      莊子:鄭人緩也呻吟(誦讀的別名)裘氏之地,只三年而緩為儒,河潤九里,澤及三族。
      32# 2020-11-18 20:04 評論 收起評論
      33#
       樓主|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0-11-21 17:25 | 只看該作者
      為中小學(xué)生減負(fù)、為大學(xué)生加壓
          政協(xié)委員建議“為中小學(xué)生減負(fù)、大學(xué)生加壓”,教育部回應(yīng)。
        對于全國政協(xié)委員提出的《關(guān)于為中小學(xué)生減負(fù)、大學(xué)生加壓的提案》,教育部11月20日在官網(wǎng)上公布了答復(fù)內(nèi)容:后續(xù)工作中將認(rèn)真研究吸收委員的建議,教育部將根據(jù)黨中央和國務(wù)院的統(tǒng)一部署,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快推進(jìn)高考改革步伐,進(jìn)一步改進(jìn)和完善相關(guān)政策措施,引導(dǎo)教師潛心教學(xué)、全心育人,激發(fā)學(xué)生的學(xué)習(xí)動力和專業(yè)志趣,徹底扭轉(zhuǎn)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xué)、快樂的大學(xué)”的現(xiàn)象。

        教育部介紹了當(dāng)前的工作內(nèi)容,包括扎實(shí)推進(jìn)高考綜合改革、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發(fā)揮綜合素質(zhì)評價作用等。
        在教師隊(duì)伍建設(shè)方面,答復(fù)提到,目前,教育部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研究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形成《關(guān)于深化高等學(xué)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dǎo)意見(征求意見稿)》,正在廣泛征求意見建議,明確指出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中要突出教育教學(xué)能力和業(yè)績,嚴(yán)格教學(xué)工作量,把課堂教學(xué)質(zhì)量作為主要標(biāo)準(zhǔn),更好激勵高校教師教書育人,落實(shí)立德樹人根本任務(wù)。    據(jù)媒體此前報道,全國政協(xié)委員、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校長張改平院士在今年“兩會”上提出,“在為中小學(xué)生減負(fù)的同時,也要為大學(xué)生增壓,適當(dāng)增加學(xué)業(yè)負(fù)擔(dān)?!?/font>




        張改平說,當(dāng)前“一考定終身”的高考機(jī)制,除了向中小學(xué)生層層傳導(dǎo)學(xué)業(yè)焦慮、層層加重學(xué)業(yè)負(fù)擔(dān),還向一些大學(xué)生傳導(dǎo)了“一入大學(xué)萬事輕松”的消極觀念,使一些學(xué)生進(jìn)入大學(xué)后,在嚴(yán)進(jìn)寬出的機(jī)制下渾渾噩噩混日子、混文憑,甚至就像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所說:“現(xiàn)在大學(xué)里,有些學(xué)生醉生夢死,這樣是不行的”。

      33# 2020-11-21 17:25 評論 收起評論
      34#
      易生 發(fā)表于 2021-3-9 21:40 | 只看該作者
      中華撲克-河洛牌文體運(yùn)動之由來
      34# 2021-3-9 21:40 評論 收起評論
      35#
      易生 發(fā)表于 2021-3-9 21:47 來自手機(jī) | 只看該作者
      中華撲克-河洛牌文體運(yùn)動,歡迎您!
      35# 2021-3-9 21:47 評論 收起評論

      1557449088553.jpg (145.56 KB, 下載次數(shù): 440)

      1557449088553.jpg

      1557449034066.jpg (43.75 KB, 下載次數(shù): 405)

      1557449034066.jpg

      1557449155932.jpg (182.2 KB, 下載次數(shù): 415)

      1557449155932.jpg

      IMG_20190621_091823.jpg (173.22 KB, 下載次數(shù): 417)

      IMG_20190621_091823.jpg
      36#
       樓主|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3-8-18 18:18 | 只看該作者
             以諸眾生從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zhuǎn),曾不開悟性凈妙常。不循所常,逐諸生滅,由是生生雜染流轉(zhuǎn)。若棄生滅,守于真常,常光現(xiàn)前,塵根識心應(yīng)時銷落。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yuǎn)離,則汝法眼應(yīng)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楞嚴(yán)經(jīng) 卷四》
      36# 2023-8-18 18:18 評論 收起評論
      37#
       樓主|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3-8-18 18:32 | 只看該作者
      人生三惑,佛曰:無明惑、塵沙惑和見思惑,故輪回造業(yè),不得出離。
      《圓覺經(jīng)》:
      (人人皆在輪回旋轉(zhuǎn)的六道之中,難知難覺)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zhuǎn)、生死、垢心曾未清凈,觀佛圓覺而不旋覆?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37# 2023-8-18 18:32 評論 收起評論
      38#
       樓主|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3-8-18 21:09 | 只看該作者

      《 百 字 銘 》

      —— 呂純陽


      養(yǎng)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

      真常須應(yīng)物,應(yīng)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氣回丹自結(jié),壺中配坎離。陰陽生反復(fù),普化一聲雷。


      白云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jī)。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38# 2023-8-18 21:09 評論 收起評論
      39#
       樓主|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3-8-18 21:12 | 只看該作者
      河洛文化,內(nèi)圣外王之道也。

      河洛修學(xué)之旨趣:修身明德、圣賢治國、道德治國、無為而治。
      39# 2023-8-18 21:12 評論 收起評論
      40#
       樓主| 懷錦先生 發(fā)表于 2023-8-19 10:35 | 只看該作者
      達(dá)妄——本空,知真——本有。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40# 2023-8-19 10:35 評論 收起評論

      發(fā)表回復(f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微信登錄 手機(jī)動態(tài)碼快速登錄

      本版積分規(guī)則

      回頂部 發(fā)新帖 找站務(wù)
      投訴與建議快速響應(yīng)
      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公眾號
      登錄更方便
      移動端
      微信掃一掃到手機(jī)
      隨時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