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滅夏為什么留下夏的宗廟“社”? 作者:翟智高 公元前1600年,商成湯大軍攻入下洛之陽的夏都斟?。ǘ镱^),夏朝滅亡了。成湯在伊河與洛河交會地區(qū),建立偃師商城商朝第一個王都。
五大都城遺址中軸線.jpg (345.07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2025-2-8 00:09 上傳
偃師商城遺址出土的青銅尊.jpg (415.53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2025-2-8 00:11 上傳
偃師商城遺址出土的青銅尊.jpg
子龍父己鼎.jpg (174.29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2025-2-8 00:08 上傳
伊川出土的商代子龍父己鼎
商代甲骨文中的“龍”。來自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1988。.jpg (99.45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2025-2-8 00:15 上傳
《史記·殷本紀》記載:“湯既勝夏,欲遷夏社,不可,作《夏社》?!?/font> 成湯為什么會不毀掉夏人的宗廟“社”,而繼續(xù)讓夏人供奉、懷念他的祖先? 這與商湯的首席宰相伊尹有關。伊尹是河洛當?shù)厝?,是商王朝的開國功臣。 據(jù)《呂氏春秋.慎大》記載:“湯立為天子,夏民大悅,如得慈親,朝不易位,農(nóng)不去疇,商不變肆,親邦如夏,盡行伊尹之盟,不避旱殃,祖伊尹世世享商”。 “伊尹之盟”的主要內容,就是“朝不易位,農(nóng)不去疇,商不變肆,親邦如夏”。 伊尹是河洛本土人,在攻打夏都之前,就“約法三章”的“伊尹之盟”,最重要就是“不遷夏社,朝不易位,農(nóng)不去疇,商不變肆,親邦如夏”。奪取夏都后,不毀前朝宗廟,管理城市的機構不變,農(nóng)民照樣種田,商店照常營業(yè),視夏的人民為親人。伊尹不愧是格于皇天的圣賢大德。 伊尹輔佐成湯推翻了夏桀暴政,建立了商王朝,伊尹當政期間除保留夏人宗廟“社”,讓夏人供奉外,還主持建造了偃師商城、規(guī)范統(tǒng)一了甲骨文、發(fā)展中醫(yī)、中藥,“撰用神農(nóng)本草為湯液”(《古今圖書集成》)?!伴h生民之疾苦,作湯液本草,今醫(yī)言藥性,皆祖伊尹”(《通鑒》)。開創(chuàng)絲織業(yè),“伊尹以薄之游女工文繡”(《管子》)。 出土的甲骨文卜辭中,有大量歷代商王將伊尹作為功臣與先王一同祭祀的甲骨卜辭。 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副秘書長張國碩教授,在(夏商時代都城制度研究》一書中寫到:“伊尹在商受到諸商王最降重的祭祀,甲骨文中許多祭祀伊尹的卜辭,其地位幾乎比于先王。” 《甲骨文字典》記載有關“伊尹”的卜辭: 
出土的甲骨文卜辭中多有祭祀成湯和伊尹的,歷代商王均把伊尹作為聖人和功臣與先王一同祭祀。祭祀伊尹的卜辭則大量存在:癸酉卜侑伊五示(甲骨文合集32722)。
丁亥有歲伊五牢(甲骨文合集32746)。
甲子卜侑于伊尹丁卯(甲骨文合集32785)。
癸丑卜侑于伊尹(甲骨文合集32786)。
丁丑卜伊尹歲三牢茲用(甲骨文合集32791)。
乙巳卜...伊尹...于丁未... 茲用(甲骨文合集32792)。 為什么“廚師宰相”伊尹會格于皇天?地位會比于先王? 在成湯以后,伊尹又輔佐太丁、外丙、仲壬、太甲幾代商王,并對不遵湯法的成湯之孫太甲進行“放之桐宮”的嚴厲教育,太甲悔過后又重新迎回為王。伊尹先后輔佐過五位天子,輔佐君王之多在中國歷史上是僅見的,無人能出其右,因為篡權謀位者誰會有如此善心和耐心啊。 唐孔穎達《尚書正義 十三經(jīng)疏注 》“聿求元圣,與之戮力”:《十三經(jīng)疏注》:論語曰:“湯臣大賢,唯有伊尹”。 幾千年來,史籍和傳說一致記載成湯聘伊尹為國政,幫助成湯開創(chuàng)商王朝五百多年基業(yè)的豐功偉績。但伊尹與成湯的“姻親”關系大家了解的不多。 伊尹與成湯是非常親近的姻親關系。 據(jù)《呂氏春秋 本味》記載,“有侁(莘xin)氏女子采桑,得嬰兒于空桑之中,獻之其君。其君令烰人養(yǎng)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夢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東走,毋顧!’明日,視臼出水,告其鄰,東走十里而顧,其邑盡為水,身因化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長而賢。湯聞伊尹,使人請之有侁氏,有侁氏不可。伊尹亦欲歸湯,湯於是請取婦為婚。有侁氏喜,以伊尹媵女。” 成湯聽說伊水有莘氏有一位“桑樹洞”中出生的“賢人”,名叫伊尹。成湯伐夏桀,需要賢人相助,欲請伊尹出山相助。 但伊尹養(yǎng)母老有莘氏不同意他去。伊尹養(yǎng)母有一個女兒,即伊尹的“姐姐”或“妹妹”。成湯請求將這個有莘氏女嫁給自己,伊尹的養(yǎng)母老有莘氏就同意了這件婚事,伊尹實際上是成湯的“姐夫”或者“妹夫”了。 在隨后的婚宴酒席中,伊尹與成湯談論烹飪美食,又論起了天下大事,二人談的很投機,于是成湯決定讓他的這位姐夫當“國政”,掌握軍政大權,幫自己打天下。 《史記·殷本紀》對此記載說:“伊尹為有莘氏媵臣,負鼎俎,以滋味說湯,致以王道,湯舉任以國政”?!半簟?,就是女兒出嫁時,由娘家伯伯哥哥弟弟去送親。于是,后世就有了這個風俗。 既然伊尹是成湯的姐夫,那么成湯把軍政大權交給伊尹,讓他當“國政”,不僅合乎當時歷史條件下的情勢,就是今天也不奇怪。也可以順理成章的解釋伊尹不辭勞苦輔佐五位商王而自己卻不篡權自立當皇帝。當伊尹老歸故里百年后,商王沃丁會以天子之禮葬伊尹之的千古之謎??梢哉f,商王朝初期的天下,就是成湯與伊尹的天下。 《尚書·君奭》記載:“成湯既受命,時則有若伊尹,格于皇天”??鬃印墩撜Z》曰:“湯臣大賢唯有伊尹”。 《孟子》也說:“伊尹相湯以王于天下”,“伊尹圣之任者也”?!睹献?萬章》記:“太甲顛覆湯之典型,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過,自怨自艾,于桐處遷義,三年,聽伊尹之訓己也。復歸于亳?!薄睹献?。盡心》記曰:“公孫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順?!狈盘子谕?,民大悅;太甲賢,又反之,民大悅。賢者之為人臣也,其君不賢,則固可放歟?”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 《史記 殷本紀》記載:“湯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於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宮,三年。伊尹攝行正當國,以朝諸侯。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善。于是,伊尹迎帝太甲而受之政。帝太甲修德,諸侯咸歸殷,百姓以寧。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訓》三篇。” 成湯去世后,成湯的大兒子太丁沒有當皇帝就去世了,伊尹又立成湯的老二孩子外丙繼帝位。外丙繼帝位三年因病去世,伊尹又立成湯的三兒子仲壬當皇帝。仲壬當了四年皇帝又去世了??上胱鳛殚_國重臣,又是兩個小皇帝的舅舅,心中是多么痛苦與無奈。 如果伊尹自己想當皇帝,這時也很容易。但商王朝是他與成湯開創(chuàng)的偉大事業(yè),伊尹是成湯的姐夫,開創(chuàng)了商王朝的基業(yè)??梢哉f,成湯的天下,也是伊尹的天下。所以伊尹會繼續(xù)輔佐成湯的孫子太甲當皇帝。 不難解釋,當成湯的孫子太甲當政亂德時,伊尹既是太甲的舅爺,又是開國功臣,伊尹就毫不猶豫的把太甲放到他爺爺?shù)哪箞@“桐宮悔過”,而不篡權自己當皇帝,這是伊尹教育太甲的一種特殊方式。太甲悔過后,伊尹把太甲迎回重當皇帝。 太甲會殺他的舅爺嗎?不會。 太甲知錯,改過自新后,不僅沒有殺伊尹,還任命伊尹的兒子伊陟輔政當宰相。那種說伊尹奪了太甲的權,“放太甲于桐宮”,讓太甲為其爺爺成湯“守墓”。后來太甲潛出,“伊尹被太甲殺了”。是不明白伊尹與商代天子的姻親關系。 據(jù)《帝王世紀》等史書記載,到太甲的兒子沃丁當皇帝時,伊尹已百歲才去世,說明伊尹并沒有被太甲殺掉。對這位商王朝的開創(chuàng)功臣,又是沃丁的老舅爺?shù)囊烈?,沃丁就用天子的禮儀來安葬之,自在情理之中。 《尚書 商書》中,孔穎達對《竹書紀年》中“太甲潛出自桐,殺伊尹”的記載,做了分析辯證:“《書.太甲下》:“伊尹既復政厥辟(還政太甲),將告歸,乃陳戒于德(告老歸邑,陳德以戒)??追f達云:紀年云:殷仲壬即位,居亳,其卿士伊尹。仲壬崩,伊尹乃放太甲於桐,而自立也。伊尹即位於太甲七年,太甲潛出自桐,殺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復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案此經(jīng)序,伊尹奉太甲,歸于亳。其文甚明。左傳又稱:伊尹放太甲而相之。孟子云: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伊尹不肯自立,太甲不殺伊尹也。必若伊尹放君自立,太甲起而殺之。則伊尹死有馀罪,義當污官滅族。太甲何所感(音憾)德,而復立其子,還其田宅乎?紀年之書,晉太康八年,汲郡民發(fā)魏安僖王冢得之。蓋當時流俗,有此妄說,故其書因記之耳”。 后世歷代商王把伊尹與先王一同祭祀的甲骨文卜辭,也充分證實了伊尹與商的先王非同一般的關系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