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喝湯就饃的演變談人類惰性的發(fā)展 洛陽人愛喝湯世人皆知,洛陽人說湯的話題大街小巷隨處可聞。洛陽人評論湯的文章,各種媒體上也司空見慣。今天洛陽喜雨來談一談湯的伙伴——饃!以及就饃品種的演變過程與人類惰性的發(fā)展。 據(jù)說,洛陽牛肉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的漢代。當時,漢武帝為了給士兵們提供一種滋補身體的食物,就讓廚師研制了一種牛肉湯。這種湯汁香味濃郁,口感鮮爽…… 還有一種說法,洛陽的各種湯類是隨著大運河漕運的發(fā)展而來。在隋唐時期,大運河的漕運是古代交通運輸?shù)闹饕绞?。大運河貫穿南北流經(jīng)洛陽,當時的洛陽又是全國的經(jīng)濟貿(mào)易中心。所以洛陽的漕運興旺發(fā)達。有漕運當然離不開船和船工。因為古代的船舶行駛速度慢,船工們跑一次運輸?shù)倪^程少則幾天,多則十幾天或幾十天。人們?yōu)榱私鉀Q吃飯問題,聰明的船工們?yōu)榱诉m應長時間保存口糧。多數(shù)人都選擇了含水量少、保存期長、便于攜帶的鍋盔。 鍋盔雖然適合長期保存,但是由于其干硬的特點,往往是人們吃起來不太方便。人們在吃鍋盔的時候需要用一些流食來浸泡一下再吃。不同的人,根據(jù)自己的環(huán)境和條件不同分別選擇用開水、稀粥、各種湯來泡鍋盔。久而久之人們發(fā)現(xiàn),更適合泡食鍋盔更適合人們口味的是各種咸湯。 洛陽作為當時南北方貿(mào)易的中轉站和各種物資的集散地,各種物資比較豐富。來自北方牧區(qū)牛羊肉和本地驢肉以及豆腐,自然成為人們做湯的首選食材。因材成湯,慢慢的洛陽人適應了牛肉湯、羊肉湯、驢肉湯、豆腐湯等湯類食品。與其說鍋盔是各種湯的伙伴,倒不如說是鍋盔成就了各種湯類。 喝湯就鍋盔的習慣延續(xù)了不短的時間,到現(xiàn)在還有一些老食客選擇鍋盔。由于鍋盔又干又硬,掰起來費勁泡起來費時。后來慢慢的人們選擇了燒餅,相對于鍋盔來說燒餅更省事省力。隨著快節(jié)奏生活的發(fā)展,湯館里又出現(xiàn)了新的伴湯品種——餅絲。跟鍋盔和燒餅比起來,餅絲更省事省勁兒。餅絲不用費勁掰,端一份倒湯里就行…… 喝湯的人們從最早的費勁掰鍋盔,到后來的省力掰燒餅,再到現(xiàn)在的端盤倒餅絲。你認為是時代的發(fā)展啦?是習慣和口味的變化啦?還是人們的惰性發(fā)展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的看法呢? 洛陽喜雨 20230717
u=3820621474,131492930&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jpg (295.23 KB, 下載次數(shù): 63)
下載附件
2023-7-17 16:58 上傳
1578913250075050014.jpg (310.58 KB, 下載次數(shù): 70)
下載附件
2023-7-17 16:55 上傳
88d8-hrfcctn8038926.jpg (232.7 KB, 下載次數(shù): 60)
下載附件
2023-7-17 16:55 上傳
6dd285a72da925b22551819d58b87ea2.jpg (277.59 KB, 下載次數(shù): 43)
下載附件
2023-7-17 16:58 上傳
|